临港五校跨校微专业与微课程招生通知

发布日期:2025-09-30      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等文件精神,临港新片区五所高校(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以下简称“临港五校”)本着合作办学、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精神,决定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实行“跨校微专业”与“跨校微课程”制度,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一)招生对象

1.一般为临港五校在籍全日制本科大二及以上,学有余力的学生。

2.鼓励临港五校学生跨校选修微专业、微课程。

3.学生跨校申请微专业须与主修专业的授予学位类型跨学科类,且要求主修专业培养方案内的课程无不及格,并满足修读该微专业的先修要求,同时期修读至多1个微专业

4.学生跨校选修微课程的学生,必须完成先修课程学习。若已报名本次微专业学习,则可同时期修读至多1门微课程;若未报名本次微专业学习,则可同时修读至多2门微课程,且微课程与已报名学习的微专业所含课程不重复

5.其他要求详见招生网站(https://lgwxwzy.mh.chaoxing.com)各专业招生要求。

(二)学制

1.微专业:基本学制一年,无特殊情况不延长,学生应在本人主修专业实际学习年限内完成微专业学习。

2.微课程:学习周期一般为1学期,无特殊情况不延长,学生应在本人主修专业实际学习年限内完成微课程学习。

二、报名、录取及注册

(一)报名

1.报名时间:

202593008:00-2025101216:00

2.报名方法:进入临港高校微专业微课程网站(https://lgwxwzy.mh.chaoxing.com),选择合适的微专业或微课程,点击“立即报名”,选择“新用户注册”,填写信息,注册成功后,进入报名页面,检查信息无误,并且上传学校盖章的PDF版成绩单,提交,等待审核。

(二)录取

1.录取原则

1)跨校微专业/微课程开设学校教务处审核学生报名材料,根据招生规模,择优录取。

2)对于同时报名跨校微专业与微课程的学生,优先录取跨校微专业,在教学安排不冲突的情况下,择优录取微课程。

2.录取通知

1)微专业:录取名单确定后,录取学校通知学生所在高校教务处,由学生所在高校教务处向被录取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2)微课程:录取名单确定后,录取学校通知学生所在高校教务处,由学生所在高校教务处通知录取学生。

(三)注册

1)微专业:被录取学生自收到录取通知书之日起获得跨校微专业入学资格。具有入学资格的学生按规定办理手续并缴纳学费后,取得学籍。微专业按学期修读学分缴纳学费。被微专业录取的学生,请留意专业所在高校教务处网站公布的微专业注册缴费、开学等通知,不按时缴纳微专业学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微专业学习资格。

2)微课程:跨校选课的学生在被录取后应在开课前一周内完成注册并交纳相关学习费用。微课程按修读学分缴纳学费。被微课程录取的学生,请留意开课高校教务处网站公布的缴费、开课等通知,不按时缴纳微课程学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微课程学习资格。

收费标准:本期免费

三、跨校微专业/微课程的特点

1.微专业/微课程采取单独编班开展教学,教学一般安排在周五晚上及双休日,采用在线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下实践等方式开展教学。

2.跨校修读微专业/微课程不设置免听及重修

3.跨校微专业/微课程的课程成绩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跨校微专业/微课程所修学分不纳入主修专业学分绩点计算;跨校微专业/微课程与主修专业的学分不能相互认定;跨校微专业/微课程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 

4.已报名跨校微专业/微课程学习的学生,开班后原则上不退读。因学业情况变化等,学生可向开设单位提出退出申请,经开设单位审核同意后可退出。

5.学生按照跨校微专业/微课程的课程设置要求,修读完成所有课程,学校颁发跨校微专业/微课程的成绩单和证书。学生未修满微专业规定学分的,通过的微专业课程可申请微专业课程修读证明。

四、微专业及微课程计划招生人数、招生条件

(一)微专业

序号

微专业名称

开课学校

开课时间

招生对象与条件

修读学分

1

生物医药未来技术

上海海洋大学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主要面向临港五校的在读大二、大三工科专业本科生招生,尤其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有较大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基础,有志于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或者相关专业读研及留学深造的本科生

11

2

人工智能

上海海事大学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主要面向临港五校在读大一、大二工科专业本科生招生,平均绩点(GPA)达到2.3以上,学习高等数学A类和B类课程专业的学生,其大一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成绩不低于70分;学习高等数学C类课程专业的学生,其大一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成绩不低于75

10

3

新能源汽车

上海电力大学

2025-2026学年,寒暑假

面向临港五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开展选拔,报名要求:

1.绩点排名专业前30%;

2.无课程欠学分记录;

3.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有较大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基础,有志于未来从事 相关行业工作或者相关专业读研及留学深造;

4.有科创经历者优先。

12

4

集成电路制造

上海电机学院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面向临港五校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工科专业的学生均可报名。修读过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大学物理等相关课程,或通过MOOC等在线形式完成相关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的学生,亦具备报名资格。

8

5

国际财富管理与规划

上海建桥学院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临港五校对财富管理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16


(二)微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校

开课时间

招生对象与条件

1

现代药物化学

上海海洋大学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主要面向临港五校的在读大二、大三工科专业本科生招生,尤其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有较大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基础,有志于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或者相关专业读研及留学深造的本科生。

2

基因药物工程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中英文双语授课

主要面向五校的在读大二、大三工科专业本科生招生,尤其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有较大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基础,有志于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或者相关专业读研及留学深造的本科生。

3

Python程序设计

上海海事大学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主要面向大二及以上年级本科生。

报名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专业要求:主修专业不限,欢迎对编程与数据分析有兴趣的各类专业学生报读。

2.基础要求:无需具备先修编程经验,但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学业要求:原则上要求原专业主修课程无不及格记录,学有余力,能保障课程学习时间。

4.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能够坚持完成课程实践任务。

4

动手学深度学习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主要面向大三及以上年级本科生。

报名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专业要求:主修专业不限,欢迎对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感兴趣的各类专业学生报读。

2.基础要求:要求先修课程《Python程序设计》,了解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熟悉Python程序设计。

3.学业要求:原则上要求原专业主修课程无不及格记录,学有余力,能保障课程学习时间。

4.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能够坚持完成课程实践任务。

5

绿色电网与低碳系统

上海电力大学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高校电气工程、计算机、自动化、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数理、经管等专业以及文科类的本科生。

6

智能机器人工作站与数字孪生技术综合实践

5天集中授课

面向临港5校本科三年级学生开展选拔,报名学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1.绩点排名专业前30%;

2.无课程欠学分记录;

3.对于智能机器人与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应用有浓厚兴趣,并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初步实践能力,有志于拓展在智能机器人及数字孪生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未来从事智能机器人及数字孪生技术在垂直行业领域应用工作或者相关方向读研及留学深造;

4.有科创经历者优先。

7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上海电机学院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面向临港五校的学生均可报名。

8

精益管理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周五晚及双休日

面向临港五校,大二、三、四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具备基础的高等数学、统计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

9

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上海建桥学院

2025-2026学年,学期中,周五晚及双休日

具有工科背景的学生。

10

财富管理基础理论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周五晚及双休日

临港五校对财富管理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五、报名咨询

1、上海海洋大学:杨晗老师 61900367h-yang@shou.edu.cn

2、上海海事大学:解老师 18018592187,林老师 38384272jwc@shmtu.edu.cn

3、上海电力大学:吴老师 61655065shiep_jwk@163.com,王老师 18221871180

4、上海电机学院:张老师 38223152zhangpp@sdju.edu.cn

5、上海建桥学院:赵老师 6819501117026@gench.edu.cn




临港五校跨校微专业、微课程管理工作组

202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