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使师生对教学质量有了解、有认识、有触动、有行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质量文化月专题活动”。按照“质量文化月专题活动”计划安排,6月20日,教务处组织召开了以“督导赋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的校级教学督导与青年教师座谈会。校级教学督导组代表、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和各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校级教学督导组组长陈中华主持。
会上,7位教学督导组老师逐一就本学期听评青年教师课程情况进行交流、指导与反馈。督导们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水平与效果、学生表现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也指出一些不足,为教师授课指引正确方向。
督导组赵宪萍老师从教学督导角度对教师
课提出要求:备课“四件套”必不可少——备学生、备教材、备案例、备互动。备学生,建议老师要了解听课学生的基本情况,贯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备教材,建议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目标要求,完成课堂讲授内容的准备;备案例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尽量想出和找到那些恰如其分、切中要害、生动且形象的案例,再把这些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学生;建议老师要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对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进行准备,多利用提问、答疑,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提供反馈。
督导组王鲁杨老师建议青年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吸取好的经验与做法,做好课堂管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她强调现代教学不以知识灌输为目的,而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建议授课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储备,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摸索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抬头率。
互动环节督导与青年教师们围绕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话题不仅涉及课程设置体系、培养特色、实验条件、教材编写、课程考核等培养模式问题,还包括如何讲好习题课、调动课堂氛围、使用板书、提升学习效果、做好教学研究等教学技能问题。督导们就青年教师提出的“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等问题一一解答。
督导组组长陈中华老师总结发言。他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学生探寻真理的目光、督导检查的目光,在此两种目光的督促、鞭策、激励下,教师应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面对学生消极对待课堂时,教师应从自身的角度思考,通过提升自我改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务处副处长李瑾对学校教学督导组老师表示感谢。她表示,督导组老师工作尽职尽责,致力于推动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了“以督促改、以导促教”的持续改进效果。课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会一直高度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持续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座谈会不仅为教学督导老师和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学校了解教师需求和期望提供了机会,更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今后,学校将持续开展教学督导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系列活动,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营造更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